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云南壮剧音乐中[壮剧皮黄]的音乐形态——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九)
引用本文:许六军.云南壮剧音乐中[壮剧皮黄]的音乐形态——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九)[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4):1-5.
作者姓名:许六军
作者单位:文山学院,云南文山,663000
基金项目:文山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富宁土戏[哎依呀]、[哎的呶]壮剧班社田野考察及研究”
摘    要:壮剧皮黄]是云南壮剧音乐七个腔调中的共融型腔调之一,是云南壮剧艺人经过长期漫长的吸收和融合、探索和传承,把广戏的“皮黄腔”融合到壮剧音乐中而形成的皮黄腔曲群,分为“板类曲调”,“腔、调类曲调”,“转换类曲调”三种类型,句式基本结构以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为主。与云南壮剧的本土腔调虽然音乐形态各异,但在同一个剧目中演唱时会按照一定的转换方式进行转换,互不干扰、相安无事、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互相依存、各放异彩,使少数民族戏曲音乐的戏剧性更加强烈和鲜明,使云南壮剧音乐更加丰富多样、绚丽多彩。

关 键 词:云南壮剧音乐  壮剧皮黄  曲调类型  句式特征  转换方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