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塔里木西南早三叠世早期孢粉组合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
引用本文:朱怀诚.塔里木西南早三叠世早期孢粉组合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J].科学通报,1997,42(3):301-303.
作者姓名:朱怀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留学经费择优支持回国工作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塔里木盆地西南皮山、和田一带有一套巨厚的陆相地层,关于这套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确定,长期以来争论很大.早年被称为叶尔羌系,依据所产植物化石将其划归上二叠统到中、下侏罗统.1962年,斯行健等将叶尔羌系易名为叶尔羌群,并将涵义限制于这套地层上部的侏罗纪含煤地层.其下部原归上三叠统的部分因发现晚二叠世动、植物化石,遂改属上二叠统,后被另名为杜瓦组(新疆石油管理局编表组,1977).因此,本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缺失三叠系.1988年,刘淑文研究了李永安等在皮山县杜瓦地区采得的一批叶肢介化石,再次认为三叠系在这一地区存在,侯静鹏研究了该地区的晚二叠世孢粉.但这一地区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接触关系以及杜瓦组的确切时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依据对皮山杜瓦地区杜瓦组19块样品分析出的孢粉所进行的研究,首次发现了该区早三叠世最早期地层的存在,论证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在该区为连续过渡.

关 键 词:孢粉组合  杜瓦组  三叠系  地层划分
收稿时间:1996-02-12
修稿时间:1996-04-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