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窥管”与古代大型天文仪器的发展
引用本文:陈夕朦,王洪鹏.“窥管”与古代大型天文仪器的发展[J].科技导报(北京),2014,32(20):87-87.
作者姓名:陈夕朦  王洪鹏
作者单位:1.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2. 中国科技馆
摘    要: 长期以来,科学仪器研究倍受科学界关注。作为连接科研对象和科研工作者桥梁的科学仪器,一直被视为科学革命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1]。古代中国对天文学做出的重要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而大型天文仪器对推动天文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天文仪器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管窥天”最早出自《庄子·秋水》篇,后人用“以管窥天,以锥测地”形容一个人见识很少,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早期的古代天学家正是用这样的管子来观测瞬息万变的天象的。“窥管”其实可以说是早期大型天文仪器的雏形。从“管”的演变加以考证和分析将更有利于我们理清古代天文仪器的发展脉络、了解其文化背景。

关 键 词:天文仪器  仪器研究  古代中国  主要推动因素  托勒密体系  《天文学大成》  兀鲁  超新星爆发  天象图  现代科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