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南省稻种资源的沿革及发展趋向
引用本文:柳世君,童续华.河南省稻种资源的沿革及发展趋向[J].河南科技,1991(11):9-10.
作者姓名:柳世君  童续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地区农科所,河南省信阳地区农科所
摘    要:<正> 建国四十年来,河南省稻种资源发生了深刻变化。给予这段历史以应有的总结,廓清其发展脉络,探究其兴衰缘由,对于今后的资源工作和稻作生产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稻种资源的沿革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河南省形成了南灿、北粳两个集中的水稻产区。南、北的生产条件有所不同,稻种资源的沿革也各具特色。 (一) 豫南稻区 1、高秆、中灿、中熟稻种资源应用时期(1949-1964)。解放后,为了充分发挥优良农家品种的增产作用,有关部门对农家品种进行收集、整理、归类。从324份材料中评选并推广了青秆粘,洋溪稻、等苞齐、银条粘、盖草粘,九月寒、黑壳糯、旱

关 键 词:水稻  稻种资源  河南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