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风期间盐沼消波效应的观测研究——以珠江口芒洲湿地为例
引用本文:孙璐,黄盛,赵军鹏,何薇,周水华,邓伟,陈新平.台风期间盐沼消波效应的观测研究——以珠江口芒洲湿地为例[J].广西科学,2024,31(1):79-86.
作者姓名:孙璐  黄盛  赵军鹏  何薇  周水华  邓伟  陈新平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广州 510300;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广东广州 510300;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 广东广州 510300;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 北京 100194
基金项目: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放课题(LTO2214),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项目(CODF-002-ZX-202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020005),广东省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2021B1212050025),南海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30101)资助。
摘    要:滨海盐沼可以减少风暴潮和台风浪的冲击,从而增强海岸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在保护海岸和防灾减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2020年6月台风“鹦鹉”活动期间珠江口芒洲湿地的现场实测波浪数据来分析其消浪功能,以定量研究盐沼植被的消波效应。结果表明,台风“鹦鹉”期间,芒洲湿地测得风暴潮最大增水达0.43 m,漫滩时间大于6 h;实测波浪通过宽度100 m和230 m盐沼植被带的波高衰减率分别为90.5%和97.2%,植被减灾能力为优;根据波高衰减率经验公式的估算结果,波浪经过植被宽度100 m和200 m的波高衰减率分别为94.0%和97.0%,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由于台风“鹦鹉”影响时间短、强度弱,现场测得水位均在1 m以下,而盐沼植被的平均株高约为2 m,植被冠顶未被淹没,因此可将植被看作透空式堤防,其茎叶的摩擦阻尼作用导致波能衰减;并且现场测得有效波高均在0.10 m以下,同时也未发生植被大量倒伏甚至茎秆断裂的情形,因此盐沼植被充分发挥了消波作用。综上,虽然芒洲盐沼面积仅为3.39 km2,但是其消波效果仍然非常显著。

关 键 词:芒洲湿地  台风“鹦鹉”  盐沼  消浪  减灾
收稿时间:2022/7/21 0:00:00
修稿时间:2022/8/2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