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广西岩溶地区火龙果生态产业的培育及其发展
作者姓名:陆树华  谭艳芳  李冬兴  黄甫昭  王斌  陈婷  李先琨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2405),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7204097)和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YJJ23018)资助。
摘    要:火龙果起源于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火龙果采用景天酸代谢途径(CAM)进行光合作用,耐旱性极强。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十分严重,生态条件恶劣,结合火龙果的生物学特性,在石漠化山区引种火龙果并针对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相关研究,在诸多关键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和集成应用,促进了火龙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火龙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在以色列访学过程中参与火龙果相关研究的体会,探讨了开展火龙果国际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关 键 词:火龙果  景天酸代谢  石漠化  生态产业  以色列
收稿时间:2018-01-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