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引用本文:杨天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J].世界科学,1986(1).
作者姓名:杨天权
摘    要:从1981年起,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注意到,自1979年以来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男性同性恋者中相继发生多例肺囊虫性肺炎和卡卜西肉瘤(KS),检查发现细胞免疫受抑制,且常合并条件致病性感染,乃于1982年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它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其细胞免疫至少有中等度的缺陷,同时因某种不明的原因而导致对某些疾病抵抗力消失。AIDS的病原体尚未明确,主要通过密切的和性的接触、输血或血制品而传播。好发于成年男性。临床特征为:潜伏期长,有长达数月的发热、消瘦和全身淋巴结肿大的前驱症状,典型病例表现为两组疾病:一组为非何杰金氏伯基特氏(Burkitt's)淋巴瘤、肛门鳞状上皮癌、口腔鳞状上皮癌等,另一组为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 Pneumonia,缩写PCP),以及其他条件致病性感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