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唐诗中模糊语言的艺术美
引用本文:李江陵.试论唐诗中模糊语言的艺术美[J].咸宁学院学报,1992(1).
作者姓名:李江陵
作者单位:咸宁师专九0中文(一)班
摘    要:生活是一个七彩的世界,有清晰、明亮的阳光;也有朦胧、模糊的云月。而模糊语言正是这种朦胧、模糊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美。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模糊语言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谓模糊,《辞海》上解释为“不清楚,不分明”,分别引用崔珏《道林寺》诗:“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和汪元量《扬州》诗“重到扬州十馀载,画桥雨过月模糊”为证。由此可见古代就有对模糊的认识,正由于这些认识,诗作者也特别注重在自己作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