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下深部C—H—O超临界流体涌逸及石油(天然气)成因评述
引用本文:安燕飞,古恙宏,李红中,孙媛,马占武,窦磊,吕文超,姜大朋,曹玲珑.地下深部C—H—O超临界流体涌逸及石油(天然气)成因评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8,29(2):58-63.
作者姓名:安燕飞  古恙宏  李红中  孙媛  马占武  窦磊  吕文超  姜大朋  曹玲珑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地球资源与地球环境研究中心07硕,广州510275 [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地球资源与地球环境研究中心06硕,广州510275 [3]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地球资源与地球环境研究中心05博,广州510275 [4]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地球资源与地球环境研究中心04本,广州510275 [5]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广州技术部,广州510250
摘    要:石油(天然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成因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在分析各种石油成因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深大断裂热液溶油的观点,认为石油可以通过地下深部C—H-O超临界流体涌逸交代溶解地层中的有机质而形成。

关 键 词:石油  天然气  成因  深大断裂  C—H-O超临界流体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