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PM2.5和臭氧污染前体物排放源清单的现状与质量评估
引用本文:黄志炯,沙青娥,朱曼妮,徐媛倩,余飞,刘慧琳,周文钦,张晓堂,张雪驰,饶思杰,姜帆,刘俊文,郑君瑜.我国PM2.5和臭氧污染前体物排放源清单的现状与质量评估[J].科学通报,2022(18):1978-1994.
作者姓名:黄志炯  沙青娥  朱曼妮  徐媛倩  余飞  刘慧琳  周文钦  张晓堂  张雪驰  饶思杰  姜帆  刘俊文  郑君瑜
作者单位:1. 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2. 暨南大学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3.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213905,2018YFC0213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744310,41805068)资助;
摘    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是研究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成因、制定PM2.5和臭氧污染精准协同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数据.依托国家科技项目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强力推进,近年来我国PM2.5和臭氧污染前体物排放清单研究与编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积累了相对完善的本土前体物排放因子及PM2.5和VOCs成分谱数据集,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前体物排放清单表征方法和编制指南;交通、卫星等大数据和多种校验评估方法逐渐得到重视与应用,污染源和污染物种覆盖逐渐精细化, VOCs组分排放清单逐渐受到关注,各种尺度前体物排放清单的时空分辨率、时效性和可靠性有了显著提升,基本满足区域和城市开展PM2.5与臭氧污染防控对排放源清单的需求.尽管如此,我国前体物排放清单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较大、排放因子和成分谱数据建立缺乏规范化评估、组分清单校验薄弱、排放源清单编制质量评估方法缺失等不足.未来工作需要在排放因子和成分谱数据集规范化、排放清单校验与质量评估方法指南编制、近实时和短临预测排放清单方法学与业务化、不同类型排放清...

关 键 词:2.5和臭氧"  PM2.5和臭氧" target="_blank">name="keyword">PM2.5和臭氧  前体物排放清单  挥发性有机物组分清单  校验与评估  不确定性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