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对虾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引用本文:刘萍,孟宪红,孔杰,庄志猛,马春艳,王清印.中国对虾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J].自然科学进展,2004,14(3):333-338.
作者姓名:刘萍  孟宪红  孔杰  庄志猛  马春艳  王清印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摘    要:根据建立的中国对虾部分基因组文库,对筛选的含微卫星序列的克隆设计了引物,并选择了8对多态性引物对中国对虾进行了分析.实验材料为中国对虾黄渤海群体(HB)、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KX)和朝鲜半岛南海岸群体(KN)3个野生群共计60个个体.结果表明:经8对引物对60尾中国对虾进行PCR扩增后,共获得了61个等位基因.对3个野生群体的8个基因位点共计24个群体位点进行了杂合度观测值(Ho)和杂和度期望值(He)计算,通过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D)检验,发现有5个群体位点处于杂合子缺失状态,其中HB群体有3个群体位点杂合子缺失,KC和KN群体各有1个群体位点杂合子缺失.其次,对中国对虾3个野生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值进行了计算,两两群体之间的Fst值均小于0.05,说明中国对虾3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分化较弱.P检验也说明了这个结果,即3个群体的中国对虾遗传分化不显著,有99.27%的遗传变异是来自个体之间,只有0.73%的遗传变异是来自群体之间.最后,经过聚类分析,发现HB群体和KX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而KN群体与前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实验还对8对微卫星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进行了评估,PIC值介于0.5984~0.9178之间,揭示了这8个微卫星位点在中国对虾中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

关 键 词:中国对虾  地理群体  微卫星DNA  多态性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