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内地SARS输入输出流的疾病传播网络分析
引用本文:胡碧松,龚建华,孙麇,周洁萍.中国内地SARS输入输出流的疾病传播网络分析[J].科学通报,2013,58(5-6):452-464.
作者姓名:胡碧松  龚建华  孙麇  周洁萍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南昌 33002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
浙江中科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发中心, 嘉兴 314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81, 4110136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18);江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114BAB215024);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GJJ11073);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K2010001)和浙江嘉善县科技创新种子资金项目(2011B04)资助
摘    要:关注传染病流行中个体在健康-受感染-发病-就诊-康复过程的时空变化模式以及区域之间的信息流与物质流的交互作用, 基于2002~2003年中国内地SARS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选取SARS流行的3个典型个体空间位置信息: 工作单位或住址、发病地点以及报告单位, 定义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ARS输入流与输出流传播网络模型, 对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节点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与时序变化以及网络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 (1) 北京和广东是输出病例和自传播病例最为严重的地区, 对于北京自传播病例的防控措施重点应是在SARS流行的后期; (2) 中国内地SARS传播网络具有明显的输出流聚集性质, 形成了以北京和广东为中心的两个输出聚集区域; (3) 广东是SARS传播扩散的起源中心与早期大部分区域感染病例的主要输入来源, 但没有对其周围形成显著辐射蔓延状况, 而北京直到流行中后期才与周围各区域产生输入输出的交互, 但却有显著空间辐射扩散能力; (4) 广东在整个SARS流行期具有大幅度的传播辐射范围, 而北京及其周围区域在流行中后期形成另一大幅度传播辐射范围, 尤其在后期河北等周围区域的辐射范围甚至略超北京; (5) 输入流网络辐射强度较低且辐射范围属中等水平, 而输出流网络辐射强度较高且辐射范围基本覆盖全国, 并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聚集性结构特征. 基于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及其传播网络的分析有助于揭示SARS流行的潜在时空传播规律与整体时空演化特征, 为防控措施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持.

关 键 词:SARS    疾病传播  输入输出流  传播网络  特征参数
收稿时间:2012-07-15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