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长沙市光明村为例,构建了农户生态适应性评价体系;通过权重计算和多元回归,对光明村农户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光明村农户生态适应性总体较强,其中旅游农户的生态适应性明显高于非旅游农户的生态适应性,特别是在生产适应性和生活适应性方面。具体指标体现在村委会举行环保宣传活动程度、家庭中参与旅游服务的人数以及生活污水处理方式。(2)从构建的生态适应性模型来看,农户生态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含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村委会环保宣传活动程度、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家中参与旅游服务的人数、外出主要交通工具、从乡村旅游获得收入占比以及生态政策知晓度等7个指标。(3)农户的生态适应性呈现明显的空间特征,即乡村主干道(游线)和主题公园(光明蝶谷)周围的农户生态适应性最高。(4)经济理性是农户生态适应性产生并发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从生态适应性与人地和谐论的理论对接研究,生态适应性的系统化、动态化和实证对比研究角度进行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