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珠穆朗玛峰北坡6000 m以上主要生境细菌群落特征
引用本文:刘勇勤,姚檀栋,康世昌,焦念志,曾永辉,黄思军,骆庭伟.珠穆朗玛峰北坡6000 m以上主要生境细菌群落特征[J].科学通报,2007,52(13):1542-1547.
作者姓名:刘勇勤  姚檀栋  康世昌  焦念志  曾永辉  黄思军  骆庭伟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3.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05CB42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21101,40401054)、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批准号:KZCX3-SW-339)、“百人计划”项目及国际社会公益项目(批准号:2005DIA3J106)资助
摘    要:式细胞技术及构建的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揭示了珠穆朗玛峰北坡6600~8000 m表层雪中细菌的数量, 以及6000 m冰塔林、6350 m冰川融水和6600 m表层雪中细菌的群落特征. 珠峰北坡表层 雪中细菌数量高于南极地区, 但与其他高山雪中相似. 表层雪中细菌的数量有随海拔升高而增多的趋势, 但与离子的浓度相关性不太. 珠峰北坡冰冻环境中的细菌16S rRNA序列与土壤、湖泊和河流、动植物体及其他冷冻环境中细菌的相似. 冰塔林、冰川融水和表层雪中细菌具不同的群落特征, Cytophaga-Flavobacterium-Bacteroides (CFB)类群细菌在冰川融水中占绝对优势, 冰塔林中属于β-Proteobacteria和CFB类的细菌为优势种, 而表层雪中细菌则以β-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类的细菌为主, 不同生境中细菌群落的不同可能是由于细菌的沉积后变化引起.

关 键 词:珠穆朗玛峰  m以上  细菌数量  细菌16S  rRNA  
收稿时间:2007-03-29
修稿时间:2007-03-292007-05-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