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骨髓来源干细胞在肝移植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机制
引用本文:罗海英,王韫芳,孔维,裴雪涛.骨髓来源干细胞在肝移植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机制[J].科学通报,2007,52(16):1853-1858.
作者姓名:罗海英  王韫芳  孔维  裴雪涛
作者单位:1.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室,北京,100850;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62
2.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室,北京,100850
3.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62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6AA02A1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400415)资助项目
摘    要:肝脏移植已经日益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而供肝严重短缺、急慢性排斥反应以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一直是肝移植面临的三大难题. 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向肝系细胞分化的潜能, 参与损伤后肝再生. 肝移植术后, 急性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部分肝移植肝量损失、术后肝炎复发及“小肝综合征”等对移植肝造成的损伤环境可对骨髓来源不同干细胞亚群产生趋化作用, 动员其进入外周循环并迁移至肝脏, 促进移植肝功能修复. 此外, 骨髓来源干细胞还可参与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功能性肝再生. 骨髓源干细胞参与肝再生的过程可能是通过SDF-1及其受体CXCR4的相互作用以及HGF, IL-8, MMP9, VEGF/VEGFR-2等因子的参与而实现的. 肝移植联合供者来源的骨髓源干细胞移植可以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 使异体移植肝得以长期高质量存活. 总之, 无论是从参与再生的角度还是从诱导免疫耐受的角度, 无论从受者的角度还是从活体供者的角度, 骨髓来源的干细胞移植都显示了辅助肝移植治疗肝衰竭, 进而拓宽肝移植发展空间的强大优势, 为广大肝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关 键 词:干细胞  可塑性  肝移植  肝再生
收稿时间:2006-12-27
修稿时间:2006-12-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