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部分压扁槽道热管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陶汉中,张红,庄骏,Jerry W Bowman.部分压扁槽道热管实验研究[J].科学通报,2007,52(20):2439-2451.
作者姓名:陶汉中  张红  庄骏  Jerry W Bowman
作者单位:1. 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南京,210009
2.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Brigham Young University,Provo Utah 84602,USA
摘    要:针对11种不同压扁形式的小型轴向槽道热管进行实验研究, 分析了压扁形式、压扁厚度和工作温度对轴向温度分布、热阻、极限传输功率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相变换热系数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 各种形式的槽道热管在正常工况下, 均可以保持良好的等温性. 热管的几何结构对极限传输功率的影响较明显. 对于蒸发段2 mm厚的热管, 冷凝段厚度从2 mm增加到3 mm, 极限传输功率增加81%; 而对于蒸发段厚度为3 mm的热管, 冷凝段厚度从2 mm增加到3 mm, 极限传输功率增加134%. 对于冷凝段4 mm厚的热管, 蒸发段厚度从2 mm增加到3 mm, 极限传输功率增加26%. 蒸发段厚度每增加1 mm, 极限传输功率增加9%~26%, 而冷凝段厚度每增加1 mm, 极限传输功率增加20%~86%. 冷凝段厚度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要比蒸发段厚度大. 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了解槽道热管传热性能及电子热设计过程将会有所帮助.

关 键 词:轴向槽道热管    部分压扁    传热性能
收稿时间:2007-06-05
修稿时间:2007-06-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