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汶川MS8地震最大地表同震垂直位移量及其地表变形样式
引用本文:冉勇康,史翔,王虎,陈立春,陈杰,刘瑞春,宫会玲.汶川MS8地震最大地表同震垂直位移量及其地表变形样式[J].科学通报,2010,55(2):154-162.
作者姓名:冉勇康  史翔  王虎  陈立春  陈杰  刘瑞春  宫会玲
作者单位:①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震活断层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② 山西省地震局, 太原 030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841007, 40872130)和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摘    要:汶川地震的同震变形量及其分布是揭示汶川地震孕育机制、破裂扩展特征的重要科学依据. 已有研究显示汶川地震致使龙门山中央断裂中-北段和前山断裂中段分别产生长度为240和90 km的地表破裂带. 在对北川县沙坝村一带地质地貌调查和广泛走访老乡, 获得震前地貌、建筑物信息和照片实证的基础上, 对主要的地物标志、被断错建筑物位差等进行全站仪和差分GPS实测, 得到沙坝村邹家院一带最大垂直位移为(9±0.5) m, 右旋位移量约为(2±0.5) m. 尽管沙坝村一带地表表现为正断层, 但与其他地段的同震变形一致, 表现为断层西北盘上升, 不存在一般正断层上盘重力下滑迹象; 这些说明, (9±0.5) m的位移值应为汶川5.12地震地表最大同震垂直位移量.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北川沙坝村    最大同震位移    变形样式
收稿时间:2009-03-23
修稿时间:2009-05-21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