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cDNA-RAPD技术分析籼稻光敏核不育基因的差异表达
引用本文:((江树业,(陈启峰,(方宣钧.利用cDNA-RAPD技术分析籼稻光敏核不育基因的差异表达[J].科学通报,1998,43(23):2521-2524.
作者姓名:((江树业  (陈启峰  (方宣钧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计划(批准号:Z16-02-0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C97027)资助项目
摘    要:应用混合采样法构建了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敏感期可育和不育幼穗代表群,并对其进行了c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采样法是可行的,可以避免常规采样引起的误差。在筛选的150个随机引物中,有83个随机引物扩增的条带安全相同,有34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型相同,但存在扩增量的差异,有33个随机引物可在可育和不育幼穗cDNA 增出有差异的cDNA条带,多态性比率为22%。

关 键 词:光敏核不育基因  cDNA-RAPD技术  差异表达  籼稻
收稿时间:1998-03-09
修稿时间:1998-06-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