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台西南盆地自生管状黄铁矿中纳米级石墨碳的发现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示踪意义
引用本文:张美,孙晓明,徐莉,XU HuiFang,KONISHI Hiromi,芦阳,陆红锋,吴仲玮.南海台西南盆地自生管状黄铁矿中纳米级石墨碳的发现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示踪意义[J].科学通报,2011,56(21):1756-1762.
作者姓名:张美  孙晓明  徐莉  XU HuiFang  KONISHI Hiromi  芦阳  陆红锋  吴仲玮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WI;53706;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基金项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工程国家专项(GZH201100305-06-0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1711200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9lgpy09);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SGL08-01,MSGLCAS03-4)资助
摘    要: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十分重要的能源矿产, 目前主要是根据似海底反射面(BSR)等地 球物理方法和海底地球化学异常示踪其存在. 此外, 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自生矿物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硫化物等矿物也是重要的示踪体系.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对来自南海台西南盆地沉积物中的自生管状黄铁矿进行了系统的观测, 发现它们主要由草莓状黄铁矿组成, 且在草莓状黄铁矿中首次发现了纳米级的低结晶度石墨碳, 它们主要呈现出似纳米碳管和纳米锥形状, 而且与黄铁矿密切共生, 显示它们可能主要形成于含C过饱和C–H–O流体的沉淀. 黄铁矿在CH4转变为原子C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自生管状黄铁矿中新发现的纳米级石墨碳, 显示其沉积时沉积岩围岩中存在CH4过饱和流体, 因此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又一重要示踪矿物. 此外, 低温环境中纳米石墨碳的发现对石墨的实验室合成和工业生产等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纳米级石墨碳  自生管状黄铁矿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
收稿时间:2010-12-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