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犯罪心理痕迹辨析
引用本文:周晖,邢书亭,任永富.犯罪心理痕迹辨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2):48-50.
作者姓名:周晖  邢书亭  任永富
作者单位:1.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46
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摘    要:我国侦查学界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定义有根本义、狭义与广义之分。根本义的犯罪心理痕迹可称为“犯罪心理脑生理痕迹”,狭义的可称为“犯罪现场物化心理痕迹”,广义的犯罪心理痕迹涵盖了根本义和狭义的范畴。三者相同之处在于,都承认犯罪心理痕迹是犯罪人在犯罪全过程中遗留的心理印迹;区别在于:三种犯罪心理痕迹遗留的载体和范围不同,在侦查中利用的途径不同,形成的理论和技术不同,对侦查的辅助作用不同。广义犯罪心理痕迹范围广,作用大,应当拓宽视野,避免狭小片面的理解,加强对它的全面研究和运用,服务侦查破案。

关 键 词:侦查  心理痕迹  比较

An Analysis of Traces of Criminal Psychology
Zhou Hui,Xing Shuting,Ren Yongfu.An Analysis of Traces of Criminal Psychology[J].Journal of th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7,13(2):48-50.
Authors:Zhou Hui  Xing Shuting  Ren Yongf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