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避讳--在古代不可不懂的学问
引用本文:薛吉辰.避讳--在古代不可不懂的学问[J].科学24小时,2005(6):19-20.
作者姓名:薛吉辰
摘    要:《辞海》“避讳”条云“: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叫避讳。”在我国,避讳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典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从此明文规定取名之避。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条款,正式宣言“六避”。可见,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避讳。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制度。秦汉以降,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无以复加,儒学在上层建筑中逐渐占有统治优势,避讳制度也日臻完备。五花八门的讳禁有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