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红外相机对拟建川藏铁路(康定至巴塘段)沿线6种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研究
引用本文:杨稀,王晓虹,付明霞,宋心强,李平,张冬玲,周宏.基于红外相机对拟建川藏铁路(康定至巴塘段)沿线6种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3):68-75.
作者姓名:杨稀  王晓虹  付明霞  宋心强  李平  张冬玲  周宏
作者单位:1. 西华师范大学;3. 南充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9QZKK05010502);
摘    要:基于国家重大工程川藏线建设需求,为降低道路建设和运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康定至巴塘段)6种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在6种有蹄类动物中相对丰富度最高,其次为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水鹿(Rusa unicolor),野猪(Sus scrofa),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2)毛冠鹿与中华鬣羚的年活动格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1—4月相对丰富度为全年最低,5—6月逐渐上升,7月达到全年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3)毛冠鹿和马麝的日活动规律相似,均属双峰型,具明显晨昏习性;野猪和水鹿日活动模式呈单峰型,水鹿活动曲线呈U形,午间出现低谷,属于特殊的单峰模式;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活动规律不明显。4)毛冠鹿和野猪在旱季和雨季的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分化。5)水鹿和马麝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毛冠鹿和野猪是典型的昼行性动物,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不具有明显的昼夜行性...

关 键 词:川藏铁路  有蹄类动物  动物节律  红外相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