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高原高寒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姓名:许泰  鄂崇毅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 810008;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 810008;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 810008;陇东学院能源工程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011,41761042),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ZJ-918)和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0JR10RA140)资助。
摘    要:高原高寒露天煤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状况,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密切相关。以青海省木里露天煤矿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矿坑周边土壤和矿坑外围未受人为扰动和污染的草甸土壤样品共计54个,分析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矿坑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矿坑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背景值差异并不明显,仅Zn、Cd、Pb、Cr和Hg的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矿区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总体表现为PPb>PHg=PCr>PCd>PZn>PCu>PNi>PAs,在清洁安全范围内。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在0.55-2.52,平均值为1.39,属于轻度污染,局部处于清洁、警戒线和中度状态。所有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平均值均为负值,污染级别为0级。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Hg>Cd>As>Pb>Cu>Ni>Cr>Zn,综合潜在风险生态指数平均值为110.38,以轻微风险为主。矿区周边土壤中Cu与Cr、Pb、Cd、Zn,Cr与Zn、Cd、Pb、Ni,Zn与Cd之间相关性显著,在空间分布上相互依存,具有相对专一的来源。总体来看,除了局部有轻度污染的迹象,矿区周边土壤并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但是Hg和As对露天开采、矸石堆积等人类活动表现敏感,在后期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治理过程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关 键 词:露天煤矿  高原高寒  矿区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潜在生态风险  木里矿区
收稿时间:2021-11-08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