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干扰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亚锋,梁尔源.干扰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9(16).
作者姓名:王亚锋  梁尔源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摘    要:作为重要的非气候因子之一,干扰与树线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干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受干扰树线研究对于实施山区生态保护或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干扰如何调控树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仍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本研究梳理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多种干扰因子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已有的树线研究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冰川进退、野火、雪崩、生物活动、极端低温、强风等;人为干扰包括:森林砍伐、放牧、人为用火、开矿、农耕、药草采集、旅游等.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在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不同干扰因子对树线生态过程具有不同的效应.在干扰迹地上,根据土壤生境状况,树线变化将经历由多种环境因素驱动的原生或次生演替过程以及由气候驱动的林分变化两个主要阶段.当前研究中缺少对常见干扰因子的连续观测资料,且未能很好地区分干扰历史和气候变化对树线生态过程影响的相对贡献.相关研究需同时关注干扰因子对树线的破坏性和增益性影响,尤其加强后者研究可避免对树线干扰因子的片面认识.今后亟待开展干扰状况下的树线模拟研究.基于多种研究手段,围绕关键生态过程,针对树线人为干扰因子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是值得尝试的研究思路.值得提出的是,青藏高原既拥有北半球最高海拔的天然树线,也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受干扰树线,是开展天然树线与受干扰树线对比研究的理想区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