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离散位错动力学算法及其在材料塑性行为模拟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黄敏生,黄嵩,梁爽,李振环.离散位错动力学算法及其在材料塑性行为模拟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19,64(18):1864-1877.
作者姓名:黄敏生  黄嵩  梁爽  李振环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摘    要:晶体材料的塑性变形由位错的运动演化而引起.离散位错动力学(discrete dislocation dynamics, DDD)通过直接模拟大量位错的演化而研究材料的塑性变形,因此能够揭示材料微结构-位错微结构-塑性力学行为之间内在的物理关联,并能够自然而然地捕捉塑性变形微米/亚微米特征尺度下本征的尺度效应.它所能模拟的尺度介于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宏观有限元模拟之间,在多尺度算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首先系统地发展、完善和丰富了离散位错动力学-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叠加算法、DDD-FEM直接耦合算法(discrete-continuous method, DCM)以及离散位错动力学-扩展有限元(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XFEM)耦合算法等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方法对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塑性变形机理、晶体材料的断裂和损伤变形行为以及塑性行为的微尺度和微结构效应3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所得模拟结果指导了基于微结构和位错机制的单晶镍基高温合金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的建立,丰富和加深了人们对材料强化、循环塑性、断裂、损伤、尺度效应和微结构效应的认识.此外,离散位错动力学可进一步应用于诸如高温、高压、高应变率、化学腐蚀环境、高辐照等极端条件下晶体材料塑性行为的研究,是材料力学行为多尺度模拟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关 键 词:离散位错动力学  有限元  扩展有限元  镍基高温合金  微尺度效应  微结构相关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