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泰山“鸳鸯碑”史事新笺
引用本文:周郢.泰山“鸳鸯碑”史事新笺[J].泰山学院学报,1997(4).
作者姓名:周郢
摘    要:泰山鸳鸯碑立于唐显庆六年(661),为李唐及武周七帝(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代宗、德宗及周武则天)遣使诣岱建醮的纪事碑。唐代题刻共29则,纪年始于显庆六年(798),迄于贞元十四年(798),时间延续百三十七年之久。 由于鸳鸯碑刻词多言醮章功德之事,非大雅之作,故明以前一直未引起重视。清顺治间顾炎武访获此碑,始加考订(见《金石文字记》)。此后朱彝尊、阮元、武亿、王昶、陆增祥、陈垣等皆对是碑有所考论,其中以王昶《金石萃编》之记述最为博洽。 不过昔贤虽用力甚勤,但其考证仍有一二疏略之处。因取新旧唐书、通鉴、全唐诗文等唐代史料,与双碑之题记互为比勘,其中对碑文有涉唐代政治史事者,尤为致意。幸于昔贤之后,继有所获,或可印证旧史,或可补缺订误,而有唐百年中政治兴衰之大端、社会面貌之大略,亦可从斯碑中概见。足信贞石证史,洵非虚言,因撰小文,略发幽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