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临界负荷择选硫和氮沉降控制
引用本文:张懿华,谢绍东.基于临界负荷择选硫和氮沉降控制[J].科学通报,2009,54(13):1874-1879.
作者姓名:张懿华  谢绍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号: 2006AA06A306)
摘    要:为了科学地制定酸沉降控制政策, 基于稳定状态质量平衡法(SMB)建立了临界负荷函数, 绘制出二维临界负荷函数曲线图, 提出可将该曲线图定义出五种不同的控制区域, 即临界负荷区(无需控制区)、S沉降控制区、N沉降控制区、S和N沉降选择控制区以及S和N沉降同时控制区, 根据沉降状态点落在不同的控制区域内选择相应的控制途径. 考虑到中国盐基阳离子沉降(BCdep)高的特点, 将BCdep作为变量, 得到三维的临界负荷函数曲面与硫和氮沉降控制区. 以广州地区的赤红壤为例, 根据当前沉降数据和植被数据, 结合采样实测的土壤数据, 计算得到当前状态下的沉降点位于临界负荷区, 但若BCdep下降75%, 则位于S沉降控制区, 表明应进行硫沉降的控制; 若进一步考虑营养氮的临界负荷值, 则当前的沉降状态处于N沉降控制区内, 随着BCdep值的下降, 逐步转变为S和N沉降同时控制区, 表明应同时控制硫沉降和氮沉降.

关 键 词:临界负荷    酸沉降    SMB    赤红壤    酸沉降控制
收稿时间:2008-12-18
修稿时间:2009-03-23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