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双低”造影剂注射模式的应用
引用本文:莫绪凯,骆春柳,梁建业,温志琴,黄家喜,史长征.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双低”造影剂注射模式的应用[J].暨南大学学报,2019,40(5).
作者姓名:莫绪凯  骆春柳  梁建业  温志琴  黄家喜  史长征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广州市对外合作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探讨注射体积少、碘的质量浓度低("双低")的造影剂注射模式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50例(其中男83例,女67例)接受320排螺旋CCTA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名患者.A组使用碘的质量浓度为370 mg/mL的碘帕醇造影剂体积50 mL 2期注射的模式,B组使用碘帕醇造影剂体积39 mL 3期注射的模式,C组使用碘的质量浓度为320 mg/mL的碘克沙醇造影剂体积39 mL 3期注射的模式.测量并比较主要血管CT值及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所获得的图像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进行诊断与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曝光时心率、上腔静脉CT值、主动脉根部噪声值、SNR、CNR~(RCA1)和CNR~(LM)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根部、肺动脉、右冠状动脉近端(RCA1)、左冠状动脉主干(LM)、心室壁的CT值均高于B组和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共评价了3组患者的1822个冠状动脉节段,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22±0.53)、(1.21±0.51)、(1.27±0.64),3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782,P=0.676).结论:320排螺旋CT采用注射体积少、碘的质量浓度低(320 mg/mL)的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可行的.

关 键 词:320排CT  造影剂  图像质量  冠心病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