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粗毛纤孔菌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引用本文:李庆杰,包海鹰,图力古尔,李玉.粗毛纤孔菌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57(1):177-181.
作者姓名:李庆杰  包海鹰  图力古尔  李玉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研究中心,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研究中心,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摘    要:采用大孔树脂分离、 LH20凝胶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 从粗毛纤孔菌成熟黄色子实体中分离得到3个多酚类化合物, 用核磁共振、 质谱结合其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并考察所得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性. 结果表明: 所得化合物分别为phellibaumin A(化合物1), phelligridin D(化合物2)和3′,4′-二羟基-5-[[11-羟苯基]-6,7-乙烯基] 3,5-二氧杂 芴-5-酮(化合物3), 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 3个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的NO均具有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关系; 各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呈剂量依赖趋势, 当抗炎有效剂量为50 μmol/L时, 抑制率均远低于50%.

关 键 词:粗毛纤孔菌  抗炎活性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收稿时间:2017-12-1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