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交联聚合物驱技术的矿场应用效果及开采特征
引用本文:马艳,陈祖华 李超 崔秀清 周生友.交联聚合物驱技术的矿场应用效果及开采特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6):78-80.
作者姓名:马艳  陈祖华 李超 崔秀清 周生友
作者单位:1.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32; 2. 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 南阳 473132; 3.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 南京210036
摘    要:针对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存在用量高,抗温抗盐性差,调整剖面能力弱,易串流等局限性,提出了使用交联聚合物驱技术。并在下二门油田H2Ⅲ油组Ⅱ2断块实施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矿场先导性试验。对比交联聚合物驱与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认为交联聚合物体系在地层中的注入性良好,压力上升幅度比聚合物驱大且调整剖面的能力比聚合物驱强,产液能力弱,动液面下降幅度大,转后续水驱后,含水仍处在较低水平,产量降幅小,有效地延缓了后续水驱突破。对于指导其他油田的弱凝胶调驱技术的矿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交联聚合物驱  开采特征  效果  后续水驱  河南油田  
收稿时间:2005-10-17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