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三叠世-晚白垩世古太平洋俯冲:沙巴的弧前岩浆记录
引用本文:王岳军,吴赛男,钱鑫,Junaidi Bin Asis,王洋,张玉芝,冯庆来,王伟涛,张培震.早三叠世-晚白垩世古太平洋俯冲:沙巴的弧前岩浆记录[J].科学通报,2023(8):954-971.
作者姓名:王岳军  吴赛男  钱鑫  Junaidi Bin Asis  王洋  张玉芝  冯庆来  王伟涛  张培震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2. Faculty of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University Malaysia Sabah;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30211,U1701641);;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8B030312007,2016ZT06N331)资助;
摘    要:厘定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弧前岩浆记录以限定其俯冲边界及其时序,是解码古太平洋俯冲体系的关键.基于婆罗洲所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且其具有弧前指示意义的基性-超基性岩石报道较少,本文选择菲律宾巴拉望构造带南延之婆罗洲沙巴地区开展了系统研究.对昔加麦火成岩、古达、特鲁比和达弗尔湾蛇绿岩基性岩及相关岩石的全岩Ar-Ar和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沙巴基底发育有前三叠系岩石,构造上亲缘于华夏陆块或地处巽他古陆东缘.原定义为“沙巴非蛇绿岩的昔加麦基底岩石”的安山岩和英云闪长岩等形成于251~179 Ma,具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属性,87Sr/86Sr((i))=0.70285~0.70307,εNd(t)=+6.5~+7.7,具太平洋洋中脊玄武岩(Mid-Ocean Ridge Basalt,MORB)型Pb同位素组成,源自俯冲板片派生组分交代的地幔源区,是古太平洋俯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限定出沙巴地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介于早-中侏罗世至晚白垩世(约185~85Ma),其中...

关 键 词:东亚活动大陆边缘  早三叠世-晚白垩世  古太平洋西向俯冲  弧前岩浆作用  沙巴地区蛇绿岩  昔加麦火成岩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