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天性巨结肠遗传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引用本文:高雅,姜茜.先天性巨结肠遗传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J].科学通报,2024(Z1):542-552.
作者姓名:高雅  姜茜
作者单位:1. 首都儿科研究所遗传室;2. 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儿外科微创诊疗创新单元2021RU0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532,81771620);
摘    要: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 HSCR)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引起儿童肠梗阻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肠神经嵴细胞增殖、迁移、分化障碍导致远端肠组织中神经节细胞缺失为主要病理特征.基因变异导致的功能缺陷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别在疾病发生中扮演不同角色.得益于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快速发展及普及应用,目前多数家族性患者及部分散发病例的致病基因及疾病遗传结构已被解析.本文首先对遗传及非遗传因素的疾病发生贡献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阐述了肠组织特异性基因相互作用与复杂调控网络、多变异协同致病、肠神经系统发育调控分子以及嵌合体变异作为该病潜在遗传机制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围绕“遗传力丢失”、现有分析手段统计效力不足、针对弱效基因变异组合的检测模型缺乏及临床转化应用中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展望了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疾病研究模型构建、干细胞移植治疗及多组学整合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关 键 词:先天性巨结肠  遗传力  外显率  基因调控网络  嵌合体变异  干细胞移植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