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H2S 平衡体系原位溶蚀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张单明 秦善 刘波 巫翔 张学丰 刘建强 田永净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2. 上海高压先进科研中心, 上海 201203; 3.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3-010HZ),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37) |
| |
摘 要: | 利用自主组装的水热金刚石压腔设备, 结合激光拉曼光谱, 原位连续观察封闭条件下碳酸盐岩与H2S 溶液反应的升温(室温→230℃)和降温(230℃→室温)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从室温升温至140℃, 碳酸盐岩矿物大量沉淀, 继续升温至230℃, 沉淀较少。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 碳酸盐岩整体趋于沉淀, 且白云石比方解石、白云岩比灰岩更稳定。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 碳酸盐岩少量溶蚀。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在深部封闭条件下, 随着埋深增加, 碳酸盐岩整体趋于胶结, 原始孔隙度较好的储层经过快速封闭埋藏及缓慢抬升, 有利于形成优质储层。断裂、岩浆热液等活动可能打破封闭体系, 其改造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
关 键 词: | 碳酸盐岩 水热金刚石压腔 原位 溶蚀 沉淀 H2S |
收稿时间: | 2014-03-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