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8·3”鲁甸地震小震大灾背景下次生泥石流的易发性分析
引用本文:陈宁生,Javed IQBAL,刘丽红.“8·3”鲁甸地震小震大灾背景下次生泥石流的易发性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02-108.
作者姓名:陈宁生  Javed IQBAL  刘丽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12B02)。
摘    要: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研究表明此次地震“小震大灾”的原因是前期干旱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在暴雨作用下引发大量次生灾害。在小震大灾的岩土性质基础上,通过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和极端干湿气候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利用 GIS 空间分析技术对震后灾区泥石流易发性进行了快速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面积分别为6865.87 km2、15102.72 km2、9869.06 km2。其中高易发区主要集中于金沙江与牛栏江沿线,呈带状分布,以及受地层岩性的影响呈岛状等不均匀分布,今后在进一步的极端气候影响下,区域泥石流灾害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鲁甸地震  极端气候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