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性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引用本文:刘树峰,刘雷,任建兰,武珊珊.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性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3-87,92.
作者姓名:刘树峰  刘雷  任建兰  武珊珊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553).
摘    要:“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城镇化规模与质量是城镇化进程的两个重要方面,笔者在构建城镇化规模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耦合度模型、协调性模型等方法,对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的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耦合度均未达到理想的协调耦合状态,基本都处在磨合阶段;2)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不协调的原因大多是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规模;3)全省17地市的城镇化规模和质量的协调耦合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三梯队的空间分布格局;4)虽然各城市的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耦合水平都是逐年提高的,但提高的步伐有快有慢,时空格局在不断变化.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研究对于推进山东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 键 词:新型城镇化  规模与质量  协调性  空间格局  山东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