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巫山蓝家寨遗址发现的金丝猴骨骼标本
引用本文:刘芳,常云平,张硕.巫山蓝家寨遗址发现的金丝猴骨骼标本[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作者姓名:刘芳  常云平  张硕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o.10XKG007)
摘    要:巫山蓝家寨遗址春秋时期的灰坑发掘中,发现有1枚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右上第1臼齿(右M1)。该枚标本齿冠面具有"剪切型"功能,齿冠中裂较深,齿冠面泛黄,形态特征为典型的金丝猴臼齿特点。金丝猴臼齿标本上,保存有人类行为造成的破损,还有小家鼠(Mus musculus)的啃咬痕迹。该金丝猴臼齿标本的发现,反映三峡地区距今2 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曾经分布有金丝猴,三峡古居民曾开展有专门针对金丝猴的捕猎行为。臼齿标本上的小家鼠啃咬痕迹,证明三峡地区春秋时期小家鼠与人类伴栖;小家鼠还会对人类居室周围丢弃的动物骨骼进行改造和利用。这一现象对分析古居民居室环境、伴栖动物及居住点环境卫生状况等有研究意义。

关 键 词:牙齿标本  金丝猴  巫山蓝家寨遗址  春秋时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