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营凹陷陡坡带盐斜229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油藏成藏控制因素
摘    要:东营凹陷盐斜229地区沙四上亚段埋深大于3 700 m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中发育大规模水层,与前期建立的"扇根封堵、扇中富集、扇缘疏导,中深层非油即干"的油气成藏理论矛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地震剖面以及油藏剖面解释,综合运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及荧光薄片观察等技术方法,对砂砾岩体的坡度、油水层展布、储集空间、成岩作用特征及差异性开展系统研究,总结砂砾岩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原生孔隙为主;碳酸盐胶结作用是主要的成岩事件。油层、水层和干层的储层特征存在差异,油层原生孔隙发育,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少,以白云石胶结为主;水层及干层孔隙不发育,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以铁白云石胶结为主。砂砾岩体的坡度控制早期石油充注的范围,早期石油充注抑制压实作用和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早期石油充注范围及运移路径决定晚期石油优先聚集区域。未发生早期石油充注的近泥岩部位碳酸盐胶结壳阻止晚期油充注,导致深层扇中发育大量水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