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洋型超高压变质带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以西南天山、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为例
引用本文:张立飞,吕增,张贵宾,宋述光.大洋型超高压变质带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以西南天山、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为例[J].科学通报,2008,53(18):2166-2175.
作者姓名:张立飞  吕增  张贵宾  宋述光
作者单位: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730314)资助项目
摘    要:在总结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的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较深入地论述了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大洋型超高压变质带的基本特征是以典型的洋壳组合的原岩建造为特征, 其变质作用峰期温度较低属于低温榴辉岩相范围, 在递进和退变过程中出现蓝片岩相变质过程, 具有低的、冷俯冲带的地热梯度, 并且在岩石组合方面常常与蛇绿岩带伴生. 大洋型超高压变质带的深入研究对于建立冷俯冲带变质反应系列, 探讨俯冲带的水流体是如何被带到地幔深处以及建立冷俯冲带超高压变质作用类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俯冲超高压变质洋壳岩石抬升、折返机制的研究是目前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其深入研究对于探讨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机理、建立更加广泛的超高压变质岩石抬升、折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岩作为俯冲到地幔深度又折返到地表的岩石, 见证了俯冲与折返的全过程, 是研究俯冲变质带中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物质循环的最理想场所之一; 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碰撞是俯冲碰撞造山带形成演化的基本方式, 也是目前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 同时, 对中国西部西南天山和柴北缘2个具有洋壳深俯冲特征的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展开了讨论.

关 键 词:大洋型超高压变质  冷俯冲带  西南天山  柴北缘
收稿时间:2008-04-21
修稿时间:2008-07-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