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观音洞遗址古人类剥坯模式与认知特征
引用本文:李英华,侯亚梅,Boёda E.观音洞遗址古人类剥坯模式与认知特征[J].科学通报,2009,54(19):2864-2870.
作者姓名:李英华  侯亚梅  Boёda E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C.N.R.S.-UMR7041;Anthropology;Techniques;Spaceand;Territories;Plio-Pleistocene;Center;Archaeology;Ethnology;Nanterre;92023;France;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殊学科人才培养基金(编号:J06309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资助
摘    要:通过旧石器的研究探讨史前人类的认知行为与思维特征一直是史前学者关注的问题. 法国学者开创的石器技术研究方法, 为回答这些问题开辟了新的视角. 20世纪60年代安德雷?勒卢瓦古朗提出的“操作链”概念为该研究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从“操作链”概念分解出技术认知学和技术经济学两个概念, 不仅能更详细地揭示史前人类在石器打制过程中运用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也能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史前人类的技术行为. 将这一新方法应用于中国西南部的代表性遗址——观音洞遗址的旧石器材料中, 结果表明, 观音洞遗址的石核剥坯模式与欧洲和近东旧石器时代中期常见的Levallois概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剥坯概念和生产体系, 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类认知行为和思维模式, 该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解释旧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和欧非及近东地区旧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观音洞遗址    操作链    技术认知学    操作程式    Levallois概念
收稿时间:2009-06-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