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末采期回撤通道围岩破坏机理及稳定性控制
引用本文:刘润,李臣,邹艳玲,李晓龙,杨瑞刚.末采期回撤通道围岩破坏机理及稳定性控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7(2):6-12.
作者姓名:刘润  李臣  邹艳玲  李晓龙  杨瑞刚
作者单位:1.神华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万利一矿,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 100083; 3.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428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1M700427)
摘    要:针对万利一矿3-1煤层回撤通道末采期间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通过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工作面前方应力分布、非等压巷道塑性区分布、末采期间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和区域应力场矢量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万利一矿工作面前方20 m为受支承压力剧烈影响导致的高偏应力场范围,在此高偏应力环境下,巷道易发生蝶形失稳;末采期间,工作面前方煤柱内应力由双峰非对称分布向单峰对称分布转化,回撤通道间的煤柱应力始终处于双峰非对称分布,但辅回撤通道的区域应力场极值较小,有利于巷道的稳定;末采期间,回撤通道在不间断变化的复杂移动支承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塑性失稳,但在保护煤柱作用下,辅回撤通道的围岩应力分布模式未变,塑性区蝶形扩展有限.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锚杆索联合支护配合末采期加强支护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现场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失稳,效果良好.

关 键 词:回撤通道  应力分布  塑性区演化  加强支护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