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当前中国社会化资源的亏空——关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生存状况的深重忧思
引用本文:马和民.论当前中国社会化资源的亏空——关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生存状况的深重忧思[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90-95.
作者姓名:马和民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上海,20006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与承担责任:人的社会年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前中国社会化资源的全面亏空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解体与整合功能的缺失;(二)中国人日常道德生活的困境与人生态度的俗化;(三)政治伦理的合理性危机与价值共享的脆化;(四)教育失范与学校育人环境的劣化;(五)学生微观生活环境差异与生活适应困难.如此,一个合理的结论是中国社会化资源的重整和社会化机制的重建已迫在眉睫.然而重整和重建必须基于一种理想的思维架构,借用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假设"这一分析概念,我们需要反思教育领域中的三个问题(一)当前教育领域的稀缺性资源是什么?(二)当代儿童和青少年究竟需要什么?(三)如何运用社会化资源的重整来合理满足儿童和青少年的需要?

关 键 词:社会化资源亏空  生存环境  稀缺性假设
文章编号:1293/Z(2003)04-0090-06
修稿时间:2002年10月24

On the Deficits of Social Resour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Some Reflections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Chinese Children and Youngsters
Abstract:
Keywords:deficits of social resources  living environment  scarcity assumption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