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73篇
自然研究   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屋顶花园的建设与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生物多样性、热岛效应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屋顶花园作为一个重要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已被更多的城市重视并纳入规划之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屋顶花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有:国内城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屋顶花园的优势、屋顶花园建设问题的探讨等,并对城市屋顶花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不同层次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景观结构和功能对生态过程的影响,重视景观中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因此,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必将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原理主要包括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景观连接度及景观连通性以及景观生态规划格局原理等.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从城市园林斑块的建设、席道的规划设计、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的构建以及大型的城郊森林斑块和环城森林带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杭州湾湿地是华东重要湿地之一,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介绍杭州湾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指出当前杭州湾湿地保护中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天然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建议加强湿地立法,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快保护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黄河中游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中游湿地是指从山西省禹门口到河南省和山东省交界处的东坝头黄河流域的所有湿地,晋豫陕等省已建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处.湿地类型包含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河漫滩湿地、沼泽湿地、草甸湿地等,总面积为48.03×104hm2.黄河中游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高等植物有110科405属936种,其中苔藓植物有13科17属27种;蕨类植物有11科12属20种;种子植物有85科376属889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83科374属887种);植被类型有52个群系.鸟类17目44科239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9种;湿地哺乳动物仅有2目2科3种;两栖类动物有2目5科14种;鱼类7目12科82种;其它动物589种.此外,还分析了黄河中游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中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是一个重要的地下生物宝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分解者,对环境起着天然的“过滤”和“净化”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维持能力方面极其重要.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植物-土壤-微生物的有机整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指生命体在遗传、种类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变化.从遗传、分类、生态功能以及系统发育等多方面阐述了当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探讨了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植被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境的破坏和逐渐片断化,越来越多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保护破碎生境的物种多样性就迫在眉睫.复合种群理论是当今国际数学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前沿,并提供了保护濒危物种及种群的新的理论依据,也为生境破坏对物种造成的伤害做出预测和度量.本文首先对复合种群的已有概念、理论和模型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其次对复合种群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作者参与的研究课题,尝试对复合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了许多研究资料,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研究热点进行了综合评述,生物多样性是 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按照空间尺度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使其以牧草资源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丰富.通过对腰井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该区生长着189种高等植物和121种高等动物.并采用能值分析法对腰井子羊草草原生物物种能值加以估算,结果为186.53×1022sej,转换为货币价值214.38×109$,从而揭示生物多样性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is study is primarily directed to the most poorly known species of the genus Trichomycterus, comprising five nominal species (T. florensis, T. immaculatus, T. nigricans, T. paquequerensis and T. santaeritae) endemic to south-eastern Brazil. One of them, T. nigricans, is the type species of the genus, involved in taxonomic problems for over 150 years. A detailed historical review, accompanied by examination of type specimens and recent collections, revealed that the correct type locality of T. nigricans is in the vicinity of Rio de Janeiro, not Santa Catarina as commonly appears in the literature; specimens previously misidentified as T. nigricans from Santa Catarina belong to a possibly undescribed species of the genus Cambeva; T. paquequerensis is a synonym of T. immaculatus, and T. florensis is a synonym of T. santaeritae; and the hypothesis that T. santaerita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mazon Sarcoglanidinae is refuted. The three valid species are redescribed. These species are members of a clade also including T. caipora that is highly supported by molecular data, diagnosed by a pronounced posterior maxillary process and caudal fin emarginate at least in larger specimens. A subclade comprising T. caipora, T. nigricans and T. santaeritae is diagnosed by a long maxilla and a bifid anterior extremity of hypobranchial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