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应装甲爆轰阶段对射流干扰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射流与反应装甲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反应装甲在爆轰阶段干扰射流的数学模型,对“卵石模型”进行了简化和进一步定量化,推导了反应装甲运动的前、后板栏截射流的周期公式,提出了射流受反应装甲干扰后的后效穿深及干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杆式侵彻体冲击起爆反应装甲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杆式侵彻体冲击起爆反应装甲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侵彻体对夹层炸药的盖板、面板的分层侵彻机理,在Held准则基础上,提出了与杆式侵彻体的密度、长度、直径、速度因素有关的冲击起爆反应装甲的关系式。该关系式对于研究对付反应装甲的动能弹具有指导意义,并对反导冲击起爆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坦克面临的威胁,阐述了坦克硬杀伤防护系统的发展和作用原理,介绍了最近国外坦克硬杀伤防护系统的研究情况,为国内装甲防护科研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推力矢量控制在掠飞击顶弹道中的方案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坦克导弹总体设计方案,在导弹头部加入推力矢量控制装置,以实现导弹在弹道末端折转击顶.建立了推力矢量控制阵列模型,分析了推力矢量控制与飞行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离散二次规划法对推力矢量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TVC方案避免了弹体抬头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导弹击顶时的落角,可降低对战斗部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爆炸式反应装甲与射流之间相互作用存在诸多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问题. 建立了反应装甲和聚能装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ALE算法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角度放置的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过程和射流被干扰前后的速度梯度曲线. 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反应装甲放置角度的增加,干扰的效果也随之增加.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提高防护服装舒适性、降低人员体力消耗、加快人体防护装备研制与开发,开展了利用出汗暖体假人测量防刺服在不同环境下的热阻与湿阻特性的研究.根据国际标准,假人只适用于常温环境下服装的热阻和湿阻测量.对原有热阻模型进行修正,结合热电偶测量方法以及暖体假人测量技术,实现高温下防刺服热阻和湿阻测量.在温、湿度可控制的气候室内,设置不同环境工况,获得两套防刺服的热阻和湿阻特性,比较了不同防刺基板材料对防刺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以及防刺服不同部位热阻和湿阻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防刺服热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湿阻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湿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状态钢板样(有斑、无斑、浅斑)表面元素组成、形态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并结合润滑剂性能的测试,查明了缺陷样(斑迹)与正常样在表面组成上的差异以及斑迹产生的原因,为解决冷轧钢板表面斑迹缺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长杆弹对陶瓷复合装甲斜侵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某型陶瓷复合装甲的侵彻实验,利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程序LS—DYNA3D,建立高速钨质长杆弹对多层陶瓷复合装甲侵彻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描述了侵彻全过程的有关物理和力学现象,并与实验进行对比,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对进一步研究复合装甲防护及弹体侵彻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钨穿甲弹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动机舱的毁伤效应,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钨穿甲弹以1000m/s着靶速度,侵彻速度为730m/s的来袭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动机舱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钨穿甲弹入射角、偏轴距离对毁伤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动机舱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钨穿甲弹能侵入发动机的前提下,偏轴距离相同的各工况,入射角较小的工况,钨穿甲弹侵入发动机后的剩余质量较大,但剩余速度较小;入射角相同的各工况,偏轴距离越小,钨穿甲弹侵入发动机后的剩余质量、剩余速度和剩余动能均越大。以钨穿甲弹剩余动能为毁伤能力评估标准,综合来看,在较小的偏轴距离、能侵入发动机的前提下,入射角较小的钨穿甲弹对来袭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动机舱毁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弹托风洞测力试验及其分离规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脱壳穿甲弹弹托分离干扰的分布规律,利用自行设计的一套天平和一套专门用于支撑弹托分离的气动干扰设备,进行了脱壳穿甲弹弹托风洞测力试验,得出了相关的气动力数据。根据此数据及脱壳穿甲弹弹托的特点,建立了微分方程,进行了脱壳穿甲弹弹托分离轨迹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其分离轨迹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