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加压密相气力输送中试实验台上进行内蒙烟煤的输送特性实验,考察操作条件和物性参数对空隙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输送压力有利于实现较低空隙率的输送;随着流化风量的增大,空隙率先减小后增大;补充风量的增大会提高空隙率;随着总差压的增大,52μm煤粉的空隙率先减小后增大,而115和300μm煤粉的提升段空隙率持续增大,且同一总差压下,粒径较大煤粉对应的提升段空隙率较小;煤粉水分的增加会降低固相体积流量,同时增大两相流空隙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减小,300μm煤粉的流型从悬浮流向沙丘流转变,管路空隙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PV4A型颗粒测速仪测定了Φ90×1000mm有机玻璃流化床中不同操作条件的空隙率的波动信号,通过功率谱分析和以相空间重构理论为基础的混沌特征参数—关联维来分别揭示气固流化床中空隙率波动信号的频域特征和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膨胀床内的亲和层析分离中的流动过程 ,基于一维两相流动模型提出一种宏观动量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导出速度 -液含率关系式 ,并解析膨胀床的床膨胀机理。结果表明 ,提出的关系式与Richardson-Zaki经验关系一致 ,预测值与文献中实测液含率相符良好 ,平均相对误差为 42% ;膨胀床内颗粒处于静定悬浮的机理是床中单颗粒实际受到的流体动力学曳力与经修正的颗粒有效重力平衡 ,相应给出了力平衡关系的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表达式 ,讨论了影响分离效果的流体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SLSM)的特征,利用旋转压实(SGC)法、大马歇尔击实法和振动击实法3种不同的成型方法制备试件并计算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3种成型方法中,旋转压实法成型试件时所需的油石比最小;成型时间形成的空隙率特征为,振动击实法的空隙率大于大马歇尔击实法的空隙率和旋转压实法的空隙率;对于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振动成型法容易造成集料离析、空隙率偏大,不能形成骨架密实结构。3种不同的成型方法击实功的对比分析表明:在控制相同空隙率的条件下,选择旋转压实法进行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可以减少击实次数,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5.
菱镁球团重烧竖炉内的气流流动分布较为复杂,获得料层阻力特性规律是开展竖炉内气体流动及气固换热过程研究的基础.从颗粒填充床的气体动力学出发,以Ergun方程为基础,首先系统测量了菱镁球团颗粒关键宏观特性——粒径分布、密度、球形度及空隙率;通过冷态实验修正了Ergun方程中黏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获得了适用于描述菱镁球...  相似文献   
6.
回收料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收改性沥青混合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了回收料不同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体积参数和马歇尔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未突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之前,将回收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再生集料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PV4A型颗粒测速仪测定了Φ90×1000mm有机玻璃流化床中不同操作条件的空隙率时间序列,通过Fourier分析和以相空间重构理论为基础的混沌特征参数—关联维来分别揭示气固流化床中空隙率时间序列的频域特性和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8.
对塔径为182mm的喷动床,设计了可更换口径的直管式喷嘴,使用光导纤维仪实测小米和尿素等物料床层局部空隙率分布,结果表明,床内流动状态可分为喷动区,密相区,环形区和壁效应区4个区域,密相区空隙率变化很小,不随操作条件改变,且与静床隙率相当,对喷动床操作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上、下行管具有不同口径的异径垂直管道浸取器的流体力学特性,导出了上、下行管空隙率的计算式和总压力降的模型。试验装置的下行管直径为24mm,上行管直径为24.0,28.9,38.1或47.4mm。当实验用的颗粒物料为55—65目河砂,上行管内液相流速为0.074—1.3m/s,和悬浮液固相体积分率低于0.072时,所有操作都是稳定的。总压力降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1%。数据分析得出:若保持下行管径而适当扩大上行管径,对降低总压力降和提高颗粒的滞留率都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0.
单回路循环流化床的压力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流化床装置正常运行,循环回路必须有一个适宜的压力平衡关系。在Φ800 mm×12 000 mm流化床装置上,用多点压力测量仪对固体颗粒单循环回路各部分的压力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单循环回路的压力平衡与装置的运行状态、颗粒的循环量密切相关。整个颗粒的循环回路压力曲线呈“8”字形分布,上部流化器内的压力高于料腿内的压力,下部流化器内的压力低于料腿内的压力。流化速度增大可使颗粒的循环量增加。流化器和料腿内空隙率沿高度的变化趋势是上部大下部小。循环回路的压力分布取决于流化器和旋风管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