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5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渡金属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烯基单体接枝共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Mn(Ⅲ)、Co(Ⅲ)、Cr(Ⅲ)和V(Ⅳ)的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MMA、AN、AM和AA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活性。实验表明,4种引发体系中,Mn(acac)3的引发活性最佳,它可以有效地引发淀粉与上述4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并获得较高的PG;Co(acac)3和Cr(acac)3仅对水溶性烯基单体AM、AA有良好的引发活性;Vo(acac)2对4种单体的引发活性均较低。4种单体中,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磷酸钙催化剂上二异丁基乙缩醛裂解制乙烯基异丁醚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其中较好的催化剂是在500度焙烧的Ca3(PO4)2(1)。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表明在反应温度约300度,缩醛的LHSV=1.0h^-1时得到最佳反应结果:转化率约98.6%,选择性接近100%,用TPD法测定了催化剂表面的酸度和碱度,并与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油酸钠存在下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乳化剂乳液共聚。发现油酸钠加速聚合反应,并测定了胶乳粒子。  相似文献   
4.
热稳定剂对PVC/PU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PVC的热稳定剂对PVC/PU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手段探讨造成共混物性能差别的原因.结果表明:金属皂类稳定剂最有利于共混体系的韧性改善,而有机锡化合物、铅盐均不利于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不同的稳定剂对共混体系的应力-应变行为影响不大.溶剂抽提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化学交联不起显著的作用.动态力学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稳定剂体系导致PU与PVC的两相相容性有差别,从而导致共混体系相态结构的差异,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功能型丙烯酸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在基体配方中加入多种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滴加方法制备了室温自交联型丙烯酸乳液,讨论了功能单体丙烯酸含量、单体滴加时间对丙烯酸乳液的流变性能、乳胶膜的交联度及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烯酸含量增加,其乳液粘度上升,乳胶膜交联度增加、吸水率先下降后上升;增加单体滴加时间,可使乳胶粒平均粒径变小,分布变窄,相应生成的乳液粘度变小,同时其乳胶膜交联度上升,吸水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悬浮聚合合成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水解得吸水凝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MA比例和酸化度对悬浮聚合及凝胶的吸水性能的影响.发现这种无交联剂的水凝胶吸水率可达800mL/g.  相似文献   
7.
以壁冷式固定床测定了4种相同材质不同几何形状的负载型催化剂的传热参数,建立了二维拟均相模型,并以正交配置法对催化剂床层的径向有效导热系数和壁给热系数进行了求解。比较了催化剂几何形状的不同对于床层传热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共交联反应使PVC/NBR-31/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增加,机械性能得到改善,DSC结果表明,交联使PE的结晶受到破坏,熔点下降。DMA也证明交联增进了相应相互作用,使PVC的Tg下降,PE的Tg上升,由于交联改变了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使其冲击强度提高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9.
光交联聚乙烯醇水凝胶及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光交联聚乙烯醇(PVA-QQ)水凝胶,着重讨论了该水凝胶固定化β-内酰胺青霉素酶膜及其与离子敏感场效应管(pH-FET)结合构成的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PVA-QQ水凝胶固定化酶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及优良的温度、酸碱度、时间及力学稳定性,由该酶膜制备的青霉素敏FET的响应时间小于60s,灵敏度大于3mV/mM,线性响应范围为0 ̄16mM。  相似文献   
10.
聚氯乙烯分子量与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聚合度聚氯乙烯分子量和溶度参数,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聚合物分子量对溶度参数不产生影响.随分子量增加,聚合物的冲击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随之增加,曲服强度下降,聚合物分子量为1.6×105时,力学性能变化出现转折点.在高分子量时,PVC呈现出热塑弹性体特征,这是由于分子构象熵增加和分子链缠结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