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9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51篇
系统科学   388篇
丛书文集   116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33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污染物厌氧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产生剩余污泥少、可回收能源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物,尤其在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厌氧生物法的处理速率通常比较低,而氧化还原介体可通过自身不断的氧化和还原来传递电子,提高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传递速率,从而促进污染物高效厌氧降解。醌类物质和腐殖酸是应用较多的氧化还原介体,在催化难降解污染物降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讨论了氧化还原介体的特点、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其对偶氮染料厌氧脱色、反硝化和多氯联苯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介体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隐性知识反馈环结构是创新研究系统的核心结构,运用组织管理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科研创新系统隐性知识生产转化系统仿真研究,以南昌大学系统动力学创新团队研究系统为例,分析确定该系统的隐性知识量、显性知识量、创新投资量、团队人员数和创新成果量五个核心变量,运用新建的逐枝建模和逐树仿真技术建立五棵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其等价流图模型.运用枝向量行列式新增反馈环计算法,计算出系统包含创新成果流位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的第一类反馈环五条,团队成员数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第二类正反馈环十条.然后,结合模型的仿真曲线和仿真数据,对第一类反馈环进行极性转移仿真分析和主导反馈环转移仿真分析,对第二类正反馈环进行正反馈环的作用分析,以及"原始创新度"低对这十条正反馈环的制约分析,并基于上述十五条反馈环特性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四条创新研究系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4.
延迟微分反馈法控制混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可测变量的微商进行反馈,提出了用延迟微分反馈控制(DDFC:DelayedDifferentialFeedbackControl)实现混沌控制的方法。理论证明了微分反馈控制和DDFC控制Lü系统3个平衡点的稳定可控性。在Matlab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延迟时间τ和控制增益k,DDFC系统能自动寻找和稳定不同的不稳定周期轨道(UPO:UnstablePeriodicOrbit),实现混沌控制。  相似文献   
5.
用横场伊辛模型研究退极化场对铁电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退极化场对铁电薄膜性质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横场伊辛模型,在平均场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薄膜的一系列铁电行为.计算结果表明退极化场使薄膜的自发极化曲线更加平坦,膜的极化变得更加均匀,得到了与朗道—金兹堡理论的一致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利用信号流图及梅森公式分析设计负反馈电桥电路,以及在电阻传感器测量线性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识别不确定Roessler系统未知参数的观测器,提出了控制Roessler系统中混沌的非线性反馈控制策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观测器可以有效地标识未知参数;选取不同的目标参数,既可以使Roessler系统稳定在不同周期轨道上,也可以稳定在任意目标点上。  相似文献   
8.
9.
多变量系统最小能量终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义逆矩阵的理论和Bellman最优性原理为基础,给出了MIMO系统的状态反馈型的闭型解,对最优终端控制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详细研究,且通过具有零初始状态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研究,导出了终端控制误差和控制能量与控制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端意见反馈的带宽适应策略。在该策略中,为了避免反馈信息在源端的爆炸,给出了一个路由器分流合并的方法,使得带宽适应策略具有良好的缩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