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841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和高频C-V准静态C-V特性测试,研究了新型快速热氮化的SiOxNy介质膜界面陷阱的特征,侧重于研究界面陷阱的特性与分布。结果表明:这种SiOxNy薄膜禁带中央界面陷阱密度随氮化时间的分布变化呈现”回转效应“,且存在着不同类型、密度悬殊很大的电子陷阱、指出雪崩热电子注入过程中在Si/SiOxNy界面上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快界面态陷阱;给出了这两种界面态陷阱密度在禁带中能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Discovery and character of the Kunlun-Yellow River Move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sed on geomorphological,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data, a Kunlun Yellow River Tectonic Movement has been recognized in 1 10-0 60 Ma B.P. This tectonic movement, which leads to uplift of the Qinghai_Xizang (Tibet) Plateau from 1 500 to 3 000-3 500 m, is periodic, abrupt and changeable in the movement rate of uplifting and slide slipping.  相似文献   
3.
论非构造油气藏综合勘探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构造演化和生烃与油气运聚散的关系,总结成功的地震相和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特殊地震处理和油气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3个层次、5类方法的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思路。3个层次及有关方法是:在盆地规模上进行整体、动态、综合研究,寻找有利油气聚集带;在有利油气聚集带规模上,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震地层学研究,寻找各类有效尖灭体和圈闭;在可能的圈闭基础上,利用地震烃类检测和化探技术进行圈闭评价。3个层次5类方法的全面研究和有机结合是减小非构造油气藏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坡折带的识别标志、成因机制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坡折带对于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以便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该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发育挠曲坡折带和断裂坡折带,构造活动是形成坡折带的主要因素.坡折带的演化规律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演化或幕式构造作用相对应,也表现出多期性、幕式活动和差异性活动的特点,而且坡折带规模与构造活动大小有关.坡折带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坡折带附近是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规模较大的坡折带控制了多数地层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在纵向上发育具有继承性特点;坡折带在横向上可以存在较大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圈闭类型;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
基于蜜罐的企业网络安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Honeypot的理论知识,并对现有Honeypot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即由原来只能作为黑客攻击手段的研究系统,改进为可以应用于企业网络的防御计划,作为企业网络防御黑客攻击的一部分。以期对现时期的企业网络防御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东部"走廊域"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横穿柴达木盆地东部的“走廊域”剖面地表地质、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在东昆仑构造带与南祁连构造带之间,包括巴颜喀拉地块北缘,柴达木地块和祁连地块南缘等3个一级构造单元,柴达木地块内则包括了昆中构造带、昆北构造带和柴达木盆地3个二级构造单元。受东昆仑构造带和南祁连构造带相向挤压作用,柴达木盆地东部持续沉降,但由于具有稳定的花岗质基底,盆地坳陷幅度较小,且断裂及褶皱构造不发育。由此造就了柴达木盆地东部中新生代地层厚度小,烃源岩不发育,构造圈闭缺乏,除第四系天然气外,中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油气资源前景受到极大限制。  相似文献   
7.
甘肃西部马鬃山超镁铁质杂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信息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马鬃山岩体在空间上分为有成因联系的两部分,主岩体为具有环状分异特征的辉长岩岩体,中心相为辉长岩,边缘相为闪长岩.主岩体东南子岩体为橄榄二辉岩岩体.赋存于其中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信息暗示马鬃山杂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张裂构造环境,为应力释放期的产物,岩浆来源于具有E—MORB性质的陆下岩石圈地幔与软流圈的边界。较大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在上升途中同化了陆壳围岩。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彭灌地区大鱼洞—九甸坪—龙溪滑覆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将其划分为南北两个滑覆体,二者以侧向镶嵌方式相连。北段为滑褶式,由两个呈上叠方式的次级滑覆体组成;南段为滑片式。滑覆体是在挤压推覆构造的后期具松弛性质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形成的,其来源于映秀—北川断裂东侧地区。滑覆活动于印支晚期至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9.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ectophysicochemist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tophysicochemistry is a research area that deals with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of crustal materials caused by tectonism. A given tectonic force may be resolved into two parts: homogeneous stress and differential stress. Homogeneous stress refers to isotopic pressure, which is superimposed on the original pressure and affects the equilibrium of various chemical reactions. It is also a factor that influences petrogenesis,metallogenesis and metamorphism. Differential stress is commonly produced when external forces act on a given solid body. It may cause deformation of crustal materials and generate various kinds of structural features. Tectophysicochemistry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other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produced or induced by tectonism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s of additional tectonic parameters on various chemical equilibria, so it gradually develops into an independent area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亚段T-R层序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沙二下亚段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 ,即沙三下层序 (SSⅠ )、沙三中层序 (SSⅡ )和沙三上沙二下层序 (SSⅢ )。SSⅠ和SSⅡ层序由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成T R旋回 ,其特征是代表层序边界的不整合分布局限 ,湖进体系域厚度小 ,主要为细粒沉积物 ,退积式叠加 ;湖退体系域较厚 ,由进积式叠加的砂岩、砾岩和泥岩组成。T R层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层序形成早期的构造沉降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其基底快速沉降 ,湖水供应充分 ,湖平面快速上升。在层序形成晚期 ,沉积物供给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沉积物供给多 ,快速向前推进 ,湖平面下降。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因素对层序控制作用的转换促使其形成层序和体系域的边界。T R层序与三分层序之间的转换是由于层序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主控因素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