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本质上是沟通和合作的活动。对话式教学就是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它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要求对话主体理解和反思。当今对话式教学暴露出不少问题:教师操纵对话过程;对话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教师对待教学文本的态度不良;教学对话的物理环境条件差。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进行师生沟通,优化班级管理有四个要点,一是接近学生,熟悉学生;二是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学生;三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四是关心学生生活,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个性因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充分发挥积极个性因素的影响作用,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其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促进教育多元化、开放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交往关系。它在教育中的深层意义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完成"立人"的教育使命。然而,这种关系长期遭到异化:在非主体性教育下,它是一种"我———它"式的占有关系;在主体性教育下,它是一种"我———他"式的疏离关系。直到今天,主体间性教育的出现才使它发展为一种"我———你"式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5.
借鉴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建构司法信息公开的价值体系,发掘实践困境之根源,推动司法信息公开由被动到主动、由反向到正向、由盲目到理性、由单一的工具主义向多元的价值取向转变。所谓“公开促公正”只是宽泛的价值表述,司法信息公开之于“公正”的实现,需要逐步对应“基本权利的兑现”、“业务水准的提升”、“司法权威的树立”、“司法独立的彰显”和“理性商谈的推行”五个层次的价值取向,并推动其良性互动和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话”理念成为阅读教学的焦点,将“对话”理论引入写作教学成为了探讨的新领域.基于“对话理论”的“面批面改”是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系统采用一台TP801单板机,自行设计和研制了相应的接口电路及8K字节内容的控制程序。运用模糊控制器原理,通过实际系统的调试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度与压力控制算法。能够同时控制6台杀菌锅,性能价格比较高;既有数字与曲线的直观显示,又有打印输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灵活,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科学大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英美学术界尤其是拉宾格尔和柯林斯等人致力于超越“科学大战”的努力进行了讨论,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对立走向对话正在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我国学术界应当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9.
程颐是理学的奠基人,而理学主要是在《周易》等儒家经典解释的基础上完成建构的.《程氏易传》是《周易》解释学的集中体现.他对于《周易》的解释是在突出主体意念基础上的创造性解释,这与程颐之前的传统易学大相径庭.如重视易理的阐发、重视义理而不废象数、历史的解释法等等,而这些仅仅只是程颐解易的途径和桥梁,其精神实质最终是以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存在的视野,以此来揣度和体悟圣人的精神实质,与圣人展开精神的对话,并以此作出创造性的解释,所以程颐对《周易》解释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和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谐校园应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而和谐的大学师生人际关系是促成大学校园和谐的有力切入点。人际关系和谐表达了一种心理和谐,这符合和谐社会的最终意义。大学师生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学意义的重新诠释及其具体途径探寻,可以作为对这一主题的建设性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