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水分胁迫对曼地亚红豆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引种栽培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曼地亚红豆杉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的降幅比叶绿素b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升高。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有利于曼地亚红豆杉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曼地亚红豆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自然光、1层遮荫、2层遮荫条件下生长的曼地亚红豆杉光饱和点分别为:887μmol·m-2·s-1,763μmol·m-2·s-1,650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17μmol·m-2·s-1,96μmol·m-2·s-1和87μmol·m-2·s-1.遮荫增加了幼苗叶绿素含量,而叶绿素a的含量A与叶绿素b的含量B的比值降低,光呼吸速率升高,暗呼吸速率降低.1层遮荫下生长的幼苗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叶片厚度、叶面积及生物量最高.1层遮荫(50%透光率)的环境是曼地亚红豆杉在重庆低海拔地区较适宜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3.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年来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包括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代谢调节、无机盐、植物生长调节因子、糖分及其它因素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生产的影响等.着重介绍了前体饲喂、添加抑制剂和添加诱导子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幼茎诱导的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选择生长旺盛,紫杉醇含量高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东北红豆杉细胞悬浮系,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东北红豆杉细胞悬浮系,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合愈伤组织生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6.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东北红豆杉雌株枝、叶生长过程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及玉米核苷素(ZR)的含量变化,测定结果表明:4种内源激素中ABA,GA含量较高,IAA,ZR含量明显少于前两者;在生长期IAA,ZR含量增加;在休眠期ABA,GA含量明显高于生长期;叶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高于枝中内源激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一种产紫杉醇内生菌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红豆杉内生菌发酵的方法培养出一种产紫杉醇内生菌,并对其发酵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其生长产生紫杉醇的影响,以及不同前体对产生紫杉醇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紫杉插穗中生根抑制物的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生物和有机方法对紫杉(Taxus cuspidata)插穗内生根抑制物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插穗中生根抑制物主要是酚类,它在韧皮部含量最多,其次是针叶,木质部很少。不同技龄的插重酚类物质含量不同,1a生插穗中含量最高,3a生含量最少。从树冠不同部位剪取的穗条酚类物质含量也不同:阳面技条含量高于阴面,树冠下部高于上部。扦插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生物和有机鉴定结果。在紫杉扦插时,以3a生树冠上部阴面  相似文献   
9.
红豆杉及其产物紫杉醇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豆杉属(Taxus L)作为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应进行合理开发、重点保护、大量繁育。人类的迫切需求使红豆杉及紫杉醇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取得了很多成果。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介绍了获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几种途径:红豆杉的人工种植途径,植物组织培养途径,生物合成途径,化学合成及微生物生产途径。认为组织培养是缓解需求的重要方法,生物、化学合成将是根本解决药源的最终途径。相信通过重点研究,紫杉醇高技术、产业化生产会很快实现。  相似文献   
10.
添加活性炭 ( AC)、抗坏血酸 ( Vc)于红豆杉细胞培养基中 ,发现 0 .0 8%的 AC、高浓度的 Vc对红豆杉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 ,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强 ,鲜重比大 ,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弱 ,褐变强度小 ,褐变等级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