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红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的运动能力、抗氧化酶SOD的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Na -K -ATP酶和Ca2 -ATP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大组,即对照组(C组,20只)、小负荷游泳训练组(L组,20只)、大负荷游泳训练组(H组,20只),测试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红细胞膜抗氧化能力和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小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安静时红细胞膜上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大负荷的训练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力竭运动后小负荷训练组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增加,大负荷训练组Na -K -ATP酶活性下降;力竭运动后即刻各组RBCM上Ca2 -ATP酶活性都有下降,安静时小负荷的运动训练组Ca2 -ATP酶活性提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大负荷的运动训练使Ca2 -ATP酶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小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而大负荷的训练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适宜负荷的运动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安静时酶的活性,而且可以提高酶活性的储备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及抵抗力竭运动对机体造成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两种方式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水平恢复的影响,探讨足部反射疗法对促进运动员训练后血乳酸恢复的作用及机理,从为运动疲劳恢复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冬训期间南京体育学院专业游泳队男运动员1 0人;取冬训期间相邻两周(相邻两周的在同一个训练周期内),每一周的周一受试者完成6组50米自由泳,每组包干2.5分钟。第一周让受试者采用积极性休息(包括慢运动、温水浴、按摩等)的方式放松15分钟,第二周让受试者运动后接受足反射疗法15分钟,比较两种方式后血乳酸的恢复水平。结果: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一样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而且两种方式对血乳酸恢复情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足反射疗法可以促进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清除。  相似文献   
3.
年龄组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任务完成的状况与其在成人期能否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本对基础训练的任务、指导思想、训练方法手段、基础型譬的享点以及运动量的安排进行论述,以更好地实施全面基础训练,提高年龄组运动员身体素质,巩固提高规范技术,为优秀运动队培养输送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4.
浅谈游泳运动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泳是人类凭借自身动作使身体在水中游泳的一项有意义的技能活动.它是人类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将水溶.空气溶.日光溶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很好的作用.游泳在人类身心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人体健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鳍和鳔在鱼类沉浮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量充气、放气结合去鳍研究鲫鱼行为的结果表明,鱼依靠尾鳍摆动和胸鳍摆动角度改变使鱼体产生推动力和前后不同的流体升力,完成沉浮游泳行为.水层变化改变了水压使鳔内气体体积改变,反射性地引起鳔分泌气体或放气,下潜充气,上浮放气,到达新水层后,通过鳍的摆动克服鳔内气体体积变化造成的鱼体重力和鳔内气体浮力作用的比例变化,直至鳔内气体恢复到原有体积,鱼体处于中性浮力状态才减少运动能耗停留在新水层.  相似文献   
6.
鸡胚复方制剂对小鼠游泳时间及脾脏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验以45~60d龄小白鼠为研究对象,用鸡胚尿囊液、枸杞、维生素C配制成的鸡胚复方制剂灌胃10d后,测定游泳时间和脾脏指数.结果表明,鸡胚尿囊液配合枸杞或维生素C后可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提高小白鼠的脾脏指数;鸡胚尿囊液配合枸杞和维生素C可极显著(P<0.01)延长小白鼠的游泳时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小鼠45天游泳训练后恢复期肝脏和骨骼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训练组小鼠股四头肌大多数氨基酸明显升高,而肝脏大多数氨基酸出现降低,其中肌肉支链氨基酸的增多和肝脏支链氨基酸的减少十分显著;血尿素氮也有意义的降低。提示:长期训练的恢复期内,游离氨基酸的流向主要趋于肝脏向骨骼肌输出,以促进肌肉蛋白质尽快合成,肝脏氨基酸的恢复似乎滞后于肌肉。耐力训练中及恢复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是调控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